d
FB TW IG
  • No products in the cart.

种植篇

2024年,天气和病害的双重挑战给国内很多葡萄酒产区带来了巨大考验。迦南酒业的葡萄园管理团队面对如此考验,于田间管理上付出了不懈努力,每一个环节都争分夺秒,与大自然展开了一场智慧与耐心的较量。最终,那些经过层层筛选、被精心呵护的葡萄得以收获,展现出令人满意的质量。这不仅是团队努力与专业的成果,更是大地在艰难之年对我们的珍贵馈赠,提醒我们尊重自然,通过科学管理和持续付出,收获回报。

春天的初语 希望萌芽

2023年冬季,怀来产区寒冷多雪,湿度较大,迦南酒业海拔最高的北山16号葡萄园(平均海拔1000米)最低温度降至-26.5℃,大大小小的雪下了8场之多。低温与丰厚的降雪共同护佑着葡萄越冬。2024年3月下旬,葡萄陆续出土,土壤湿润,气温平稳,为葡萄顺利萌芽提供了好条件。4月8日,南山17号葡萄园的红葡萄品种品丽珠(Cabernet Franc)率先萌芽,美乐(Merlot)、赤霞珠(Cabernet Sauvignon)、西拉(Syrah)紧随其后。4月15日,北山16号葡萄园的各个白葡萄品种也开始萌动。

2024年是近10年里葡萄萌芽最早的一年,整个4月的降水量也达到54.8毫米,打破了酒庄创建以来同期降水量的最高纪录。整齐健康的幼芽在温暖的阳光下舒展,焕发生机,让人对新的年份充满期待。

初夏的神采 花果繁茂

5月气温和湿度略高于平均水平,而且波动很小,这样的气候条件使葡萄得以快速生长。6月的温湿条件依然保持稳定,与上年同期的燥热截然不同。历史上,怀来产区这样的6月也并不多见。温湿度的完美配合促成了优质的开花与坐果,各品种进入花期的时间比2023年提前了7-10天。

理想的气候条件也令坐果率提升,为丰产打下基础。赤霞珠等几个红品种葡萄的坐果率甚至超出预期,出现了“丰收的负担”。这段时间里,葡萄枝条上挂满果穗,穗形原本较松散的品种和品系也表现出果粒较紧的形态,让人不禁畅想秋季丰收的场景,但同时也为病害的发生埋下隐患。

盛夏的考验 危机显现

葡萄在不同的生长阶段,需要的理想气候条件各不相同。初夏对葡萄开花坐果有利的高温高湿一直持续到了8月,如此气候对转色期的葡萄影响逐渐显露。2024年,迦南葡萄园的红品种葡萄于8月1日开始陆续转色,比2023年提前一周;对比酒庄近20年的物候数据,也属于较早转色的年份。

转色虽然提前至8月初,但此后的连续降雨为期待中的转色期泼了一场“冷水”,空气湿度居高不下,降雨又使有效积温降低,对葡萄的着色和风味积累非常不友好。转色时间拉长,决定果皮颜色深度的花色素苷积累缓慢,病害也接连爆发。

果皮较薄的红葡萄品种西拉,因降雨导致果粒膨大过快,果皮被撑裂后引发大面积酸腐病,损失大约六成;北山16号葡萄园的白腐病和酸腐病也成为霞多丽(Chardonnay)和黑比诺(Pinot Noir)最大的威胁,直接影响到果实健康度。尽管葡萄园管理团队立即采取防治措施,但病害的侵袭依旧难以避免。

初秋的烦恼 延迟成熟

本应开启采收的初秋,却常阴天多云,遮挡了推动葡萄向成熟巅峰冲刺的阳光。整个9月的阴雨天多达20天,造成果实糖度和酚类物质积累缓慢,成熟度参差不齐,并导致了葡萄果实病害的进一步发展。

为了保证品质,种植团队带领合作了十几年的农民团队,在迦南酒业3处葡萄园进行了几轮精细的疏果,把健康状况不佳的果穗悉数剪除。9月18日,北山16号葡萄园霞多丽达到理想成熟度开始采收,迦南酒业2024年份采收季正式拉开帷幕。

秋末的终章 大地馈赠

因低温高湿造成的成熟延迟,酒庄不得不一再推迟采收时间,并在采收时就地逐串筛选,最大限度剔除质量不够理想的果实。因此,2024年的采收工作强度很大,且进行得极为缓慢。尽管经历了严苛考验,团队依旧满怀热情与敬意,完成了这个年份的最终篇章。

10月2日,北山16号葡萄园出现了第一次霜冻,气温降至0°C以下,所幸没有对葡萄造成明显影响,采收工作从容展开。南山两处葡萄园的气候更加温和,2024年早霜降下的时间晚至10月21日,为葡萄的最终成熟让出足够的时间,加上春夏两季偏高的气温积累,有效弥补了秋季连续阴雨带来的负面影响。10月5日,酒庄开始开始采收南山17号葡萄园中的美乐;10月28日,南山17号葡萄园最后一串赤霞珠葡萄被剪下,宣告迦南酒业2024年份葡萄采收正式结束。

2024年份的诗百篇,不仅讲述关于风土与气候的故事,更反应出人与自然的关系。上半年,温润的天气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卷,自然与人在此时达到优美的和谐;下半年频繁的降雨,打破了这一平衡,提醒我们大自然的不可预测。在这场人与自然的对话中,我们逐渐懂得如何在规律中寻找机会,在不确定中学会坚韧。这一年的重重挑战,让我们更加珍视自然的馈赠和教诲。

迦南酒业的每一瓶葡萄酒都包裹着风土的气息,凝聚了酒庄团队在整个生长季的辛勤付出。杯中满溢的,不仅是美酒的芳香,更是关于自然与人的动人诗篇。

酿造篇

在气候变迁加剧的当下,极端天气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度对全球农业造成巨大的影响,对于葡萄酒产业亦然。面对这些不可预测的挑战,酒庄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应对,加强对葡萄园的科学管理,调整酿造方式,同时也必须承受随之而来的风险。2024年份,正是这样一场对迦南酒业综合实力的“大考”——从葡萄园的精细管理,到酿酒团队的技术经验积累;从对天气波动的判断,到对工艺调整的抉择,每一个环节都经受了严苛的考验。

白葡萄品种

迦南酒业北山16号葡萄园坐落在燕山山脉与太行山余脉交汇地带的山坡上,平均海拔1000米,栽种着迦南酒业所有白葡萄品种和喜爱凉爽气候的黑比诺(Pinot Noir)。

得益于山地形成的微气候,这里的葡萄树享受着充足的日照、适度的降水和显著的昼夜温差,成熟和采收通常遵循长相思、灰比诺、霞多丽、雷司令的顺序。然而,在气候异常的2024年份,北山16号葡萄园每个品种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病害的侵染,进而影响到果实成熟的节奏和品质,采收顺序完全被打乱。

雷司令

与其他白葡萄品种相比,雷司令(Riesling)通常具有更高的酸度和更低的pH值,理论上对病害具有更强的抵抗力。但雷司令的果皮薄而敏感,这让它格外容易感染病害,尤其对天气条件不佳年份容易爆发的灰霉病、酸腐病和白腐病抵抗力较差。

2024年对雷司令来说是一个挑战重重的年份,过早出现的病害和迅猛的感染让我们措手不及。种植团队在7月便发现一些果穗感染了白腐病;8月,酸腐病和灰霉病又接踵而至,葡萄园东侧地块的雷司令感染尤为严重,西侧地块情况稍好。进入9月后,持续的阴雨天气使得东侧地块的病害进一步恶化,80%的果串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。为了避免颗粒无收的局面,我们不得不与时间赛跑,在9月6日提前“抢收” 东侧地块的雷司令,采收产量不足正常年份的30%,病害影响可见一斑。

提前采收的雷司令保持了超过10g/L的酸度,但糖度只有19°Brix(正常年份糖度高于22°Brix),如果酿造成干型葡萄酒,将与诗百篇雷司令葡萄酒一贯的风格差异颇大。因此,酒庄决定尝试用这批“仅存”的雷司令酿造传统法起泡酒。充满挑战的2024年份,将会为这个本就特殊的酒款留下不寻常的印记。

西侧地块的雷司令起初状况稍好,我们决定暂缓采收,期待这些葡萄能在后期达到更理想的成熟度。然而,持续的阴雨天气让病害迅速扩散,几乎摧毁了所有果串。最终,西侧地块的雷司令不得不被彻底放弃。

在充满挑战的年份,我们愿意为追求恒定的品质而做出冒险尝试,但风险总是难以预料。2024年份,诗百篇特选雷司令将遗憾缺席,而酿造的实验性酒款将带着独特的风土印记在未来与我们见面。

霞多丽

相较于其他品种,霞多丽(Chardonnay)在2024年份表现出了更强的抗病性。在其他白葡萄品种面临巨大挑战,甚至损失严重时,霞多丽的表现令人欣慰和期待。尽管少数黏土较多、长势旺盛的小地块仍有约15%的植株受病害侵染,但大部分霞多丽果实健康状况良好。

良好的健康状况允许我们进行更为精细的采收,采收时间也因此拉长。采收从9月18日到10月10日分为5次,历时3周,创下了迦南酒业采收季跨度最大的纪录。采收前的多次田间品鉴结果显示,在2024年的冷凉天气条件下,霞多丽的糖度略低于往年,酸度稍高,虽然没有干热年份的浓郁果香,但平衡感极佳、果味丰富,非常适合酿造优雅风格的干白葡萄酒。

根据地块分级及当年表现,酿造团队对采收后的霞多丽分别进行了整串压榨、除梗压榨和短时间浸渍后压榨等不同处理。经过自然澄清后,再分别在不锈钢酒罐和橡木桶内进行酒精发酵。相比前两年,2024年份增加了橡木桶内霞多丽的野生酵母发酵比例。酒精发酵结束后,15个批次中的2个批次进行了苹果酸乳酸发酵。这些差异化的酿造工艺能够为今年春季调配提供更多的风格选择。

红葡萄品种

2024年,面对气候条件带来的考验,红葡萄品种中的西拉、丹魄和黑比诺,因抗性相对较弱,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。因应这一年份葡萄果实的特点,团队在酿造过程中不断调整工艺,以确保最终酒款的品质。每一次应对困难的过程,都是对技术和理念的进一步打磨,让我们得以在未来的酿造工作中更加从容和成熟。

黑比诺

黑比诺,一个既能让人极度狂喜,也会致人胆战心惊的品种。它拥有精致优雅的香气和酒体,风格多变,令人着迷;但脆弱的果皮使得这个品种对天气变化极为敏感,非常容易感染病害。2024年,灰霉病、酸腐病和白腐病同样给黑比诺造成巨大损失,产量损失高达70%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采收时在田间执行严格精细的果实筛选尤为重要,必须确保进入发酵环节的葡萄都是健康纯净的。

与白葡萄品种不同,红葡萄需要成熟的酚类物质来提升单宁质量和结构,因此无法像对白葡萄那样,用提前采收的方式减少产量的损失。9月19日, Dijon113和Dijon114两个品系最先达到标准开始采收;Swan品系最后成熟,采收迟至10月12日。迦南酒业7个品系的黑比诺均损失严重,但依然分为9次采收,耗时24天,而在正常年份通常只需15-20天左右。

黑比诺的发酵同往常一样,按照品系和地块分开进行。我们只选择了一种酵母进行发酵,以突出品系和地块对黑比诺的影响。延续之前的试验,团队针对不同品系和地块,采取除梗发酵、部分带梗整串发酵、封闭式发酵和开放式发酵,并执行不同的循环、喷淋方式,最终发酵完成的黑比诺共分为13个批次。这些试验为特殊的2024年份黑比诺带来了不同特质的酒体和结构,相信会对未来的调配有所助益。

在品鉴发酵完成的2024年份黑比诺之后,我们对它抱以信心。尽管冷凉多雨的气候给黑比诺带来了病害的挑战,但只要采收的葡萄健康,这个品种依然令人充满期待。

美乐/品丽珠/赤霞珠

美乐(Merlot)、品丽珠(Cabernet Franc)和赤霞珠(Cabernet Sauvignon)这三个品种的抗病能力相对较强,产量损失相对较小。2024年份冷凉多雨的气候对它们最大的影响,体现在酚类物质和风味物质的发展上。

美乐在转色期进展不顺利,直到采收前仍有部分果实的颜色呈现粉紫色而非深邃的蓝紫色,这一点与2023年份相似;后期感染灰霉病也使一些地块的美乐产量大幅降低。迦南酒业于10月5日开始采收美乐,此时各个地块的美乐均已接近当年天气条件下成熟的“极限”。10月10日采收结束,历时5天,是历年来不同地块美乐采收间隔最短的年份之一。

品丽珠的健康状况在红葡萄品种中是最好的,但这个品种的酚类物质成熟对气候要求极高,甚至比赤霞珠还要挑剔。团队在田间品尝时,感到果香的典型性和单宁含量与往年相比略有不足,鉴于品丽珠当时有着较好的健康度,我们决定推迟采收时间,以提升它的浓郁度和集中度。迦南酒业种植品丽珠的地块,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性,采收分为3次进行,首批于10月12日采收,采收时品丽珠果皮轻微皱缩,风味由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浓缩;之后再等候了超过10天时间,于23日、24日采完最后两批品丽珠。

2024年份的赤霞珠采收时间最晚,推迟至10月21日方才开始,直到28日结束,是赤霞珠采收最晚的年份之一。为了保证葡萄的成熟,我们一次次地田间巡查并结合天气情况加以判断,耐心等待果实最终达到成熟标准。赤霞珠采收的最后阶段受到了霜冻的威胁,但未到令人担忧的程度。2022年的经验告诉我们,只要把握好采收时间,便可以有效降低少数地块赤霞珠单宁中的植物气息。

西拉/丹魄

在2023和2024连续两个挑战年份,西拉(Syrah)和丹魄(Tempranillo)这两个品种受到的影响都是最大的。

果皮较薄、成熟较早、对天气变化更加敏感的丹魄,很早就感染了病害。彼时各项指标距离采收要求还有很大差距,无法酿出符合迦南酒业基本水准的葡萄酒,因此我们不得不继续等待。在等待的过程中,病害迅速侵染了所有地块的丹魄,几乎没有一串葡萄是完整健康的。别无他法,我们只能放弃,丹魄是雷司令之外,另一个不会出现在2024年份诗百篇葡萄酒系列的品种。

西拉的情况与2023年相似,葡萄裂果导致酸腐病感染严重,采收因此进行得极为缓慢,即便经过几近“外科手术级别”的精细采收,产量损失也接近八成。经过4-5天的低温浸渍和2周左右的酒精发酵与浸皮,最终的西拉葡萄酒虽然不具备干热年份的集中度,但有着纯净的花香和果香,以及柔和精致的单宁,依然很好地完成了对这一特殊年份的表达。

挑战年份 收获经验

2024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,它让我们对自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敬畏。在怀来这个秋季气候向来稳定的产区,似乎只要前期做好精细的田间管理,并在葡萄最佳成熟状态下采收,便能获得高质量酿酒原料。2024年反常的天气提醒我们,采收决策需要综合考量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,如降水、病害等。在气候条件不尽如人意的年份,若要保证葡萄酒的最终质量,葡萄的健康度甚至比成熟度更为重要。

从产量角度来看,酒庄在2024年可谓损失惨重;病害的侵染造成了很大一部分损失,更为“严苛”的筛选标准在仅剩的果串中淘汰了更多果实;但正是得益于极度细致的田间筛选和采收,加上严格的手工分选,最终葡萄酒的品质依然得到了基本保障。确保唯有健康果实得以进入发酵罐,是葡萄酒品质的基石。此外,酒庄不同的地块位置、多样化的土壤类型与葡萄品种品系,为应对气候的剧烈波动提供了有力支撑,使多数酒款在挑战之下仍能保有风格的平衡与表达。

针对这一年份葡萄果实的特点,我们在酿造过程中进行了相应调整,对具有潜力的地块采取小体积独立发酵,红葡萄酒的浸渍和循环更加轻柔;在发酵后期,通过频繁品鉴,精准把握最佳压榨分离时机。对于普通地块的白葡萄和红葡萄,则采用更低的发酵温度与较短的浸渍时间,以保留果实的清新特质。

红葡萄酒完成酒精发酵后,酒庄适当降低了橡木桶内苹果酸-乳酸发酵的比例,并在陈酿阶段减少新桶的使用比例。整体陈酿时间也将有所缩短,具体方案将依据后续品鉴结果进一步优化。

葡萄酒是风土、人与时间交汇的结晶,也是装在瓶中的“气象记录”。经历了2024这样一个充满挑战与变数的年份,大自然的给予与考验、酒庄团队的努力与付出,都将在每一瓶葡萄酒中留下独特的烙印。